为了深入学习和贯彻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的理念, 2015年10月27日,由东山县教师进修学校幼研室组织的“幼儿园科学教育教学研讨活动”在宅山中心幼儿园举行。县幼儿园科学领域中心教研组成员、幼儿园新教师、市级骨干教师、幼儿园公民办教师共计50多人参加了研讨活动。教师围绕《指南》中的科学领域的相关精神,以“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探索与实践”为研讨重点开展科学活动观摩研讨。
本次教研活动是:执教教师教研前说课、现场观摩活动、教学反思、互动研讨、微型讲座。
教学现场由前何中心园谢美娟老师、前楼中心园陈辉玲老师分别组织大班科学活动《会黏的水》、《小灯泡亮了》。并以此为载体就“科学活动操作中,如何增强教师提问的有效性”展开研讨。
活动中,教师利用生活化的操作材料,如电池、鹅卵石、橡皮泥、布条、塑料版等,引导孩子在操作中感知“会黏”的现象与电线连接电池使灯泡发亮的方法。在进行操作过程中,老师让幼儿去尽情探索,孩子们在老师们的引导下,通过观察、操作、探究,激发幼儿探究和认识的兴趣,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,萌发了他们对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趣。
紧接着开展的研讨活动采用专业引领和自主反思研讨相结合的方式,两位老师分别进行教学反思、介绍活动设计意图;研讨组成员围绕这两个活动中教师的“科学活动操作中,如何增强教师提问的有效性”?是否能较好地促进幼儿的探究、发现、学习?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。老师们纷纷从自身班级开展科学系列探究活动的实施情况入手,从新的视角去认识《指南》中的科学探究领域,充分的领悟幼儿学习科学活动的核心在于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、体验探究过程发展探究能力。老师们从不同的角度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,提出了很多有效性的意见和建议。最后,幼研室教研员董老师作了点评与微型讲座。
通过这次现场教学观摩研讨活动,老师们对《指南》中科学领域的相关精神有了进一步深入的了解,对幼儿在科学领域的发展和学习方式、认知规律等方面获取了具体、可操作的指导,调整了教育思路,深刻认识到幼儿自身兴趣在开展科学活动时的重要性。
评论